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货币已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各国央行纷纭开始研究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以适应这一趋势。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推出,更是引发了全球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一、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1、 中国: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数字人民币(DCEP),这是中国首个正式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取双层体系架构,即中央银行发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兑换和流通。DCEP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进入了数字货币时期。
2、 欧洲:欧洲央行也在积极研究数字货币的潜伏利用。
2016年,欧洲央行成立了一个名为“数字欧洲”的项目,旨在研究数字货币和技术创新对支付系统的影响。欧洲央行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央行进行了合作,共同研究数字货币的潜伏利用。
3、 美国:虽然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发布数字货币,但美联储已在进行相干研究。
2019年,美联储发布了一份关于数字货币的报告,详细论述了数字货币的潜伏好处和挑战。报告指出,数字货币可以帮助提高支付系统的效力,下降交易本钱,同时也能够提高金融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其他国家:许多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在积极研究数字货币,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纷纭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或团队,研究数字货币的技术和利用。
二、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
1、 提高支付效力:数字货币可以实时清算和结算,大大提高了支付的效力。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货币可以更快地完成交易,节省时间和本钱。
2、 下降交易本钱:数字货币可以消除中间环节,直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交易,从而下降了交易本钱。这对小额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具有重要意义。
3、 提高金融稳定性:数字货币可以下降金融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由于数字货币的发行和监管都由中央银行负责,可以有效避免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问题。
4、 增强数据安全: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数据存储更加分散,难以篡改,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三、央行数字货币的挑战与影响
1、 技术挑战: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利用需要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包括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等。如何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 法律和监管问题:数字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触及到许多法律和监管问题,如隐私保护、反洗钱、税收等。如何制定适合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数字货币的合规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市场接受度:数字货币的推行和利用需要市场的接受。如何提高公众对数字货币的认知和接受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4、 国际竞争与合作
2023数字货币开网时间
央行数字货币仍在内部研发阶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推进研发和场景测试,各大行内部研发一般由总行网络金融部门负责,尚不知开网时间。
央行将数字货币(DC/EP)试点计划分为两阶段,具体为2019年年底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2020年在深圳大范围推广;试点的机构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试点的场景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消费等。
据悉,中国银行在一项名为“321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经过前期的多次测试和准备工作棚哪,内部试点条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App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地区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早和坦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陆桐、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数字人民币全面落地时间
尽管多国已开启数字货币布局,部分国家已发行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效果欠佳。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国/地区央行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1、各国央行积极部署数字货币项目
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国际清算银行在2021年初对中央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 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关试点项目。
2、各国/地区积极布局央行数字货币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各国/地区央行也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但大部分国家尚未发行数字货币。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应用领域、所采用的技术等。
3、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数字货币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如乌拉圭发行了数字化比索e-Peso,该国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为降低美元替代本币的程度,但试点期结束后发现,e-Peso发行对消除美元化帮助很小。
4、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
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于2023年9月1日正式落地全国发行。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流通中现金(M0),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货币以电子形式支付,价值与人民币的纸钞和硬币同等。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双离线支付、不可私密加密等特点,旨在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增强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普惠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务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