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CBDC)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情势的法订货币。它是传统纸质货币的数字化替换,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进行交易和存储。与传统的现金和电子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和管理,具有法定地位和法律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科技的进步,央行数字货币逐步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关注焦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这类新型货币情势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高支付效力和便利性。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现金和电子货币的流通和交易需要经过量个环节,如银行转账、支付平台处理等,常常耗时较长且费用较高。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直接在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低本钱的交易,大大提高了支付效力。央行数字货币还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防范讹诈和网络攻击风险。
央行数字货币有益于下降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压力。传统纸币的发行和管理触及到大量的实物质产,如纸张、印刷装备等,本钱较高。而央行数字货币以数字情势存在,无需实体资产支持,可以下降货币发行本钱。同时,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可以更有效地调控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膨胀。
再次,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推动金融普惠和金融包容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和经济条件限制,许多人没法取得金融服务。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其他可穿着装备实现,使得这些地区的人们也能够方便地使用货币。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为跨境支付和汇款提供更快捷、低本钱的服务,有助于增进全球贸易和投资。
央行数字货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何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数据可能触及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信息、消费记录等,需要采取严格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央行数字货币的监管和反洗钱能力也需要加强。与传统货币相比,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更加匿名和去中心化,给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虽然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下降货币发行本钱和提高支付效力,但也可能致使金融市场过度杠杆化和金融风险积累。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监管措施,确保央行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金融创新,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积极研究和探索
如何理解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就是人民币的一种数字形式,它本身不是新的货币。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CBDC,全称为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ies,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电子形式,家庭和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付款和储值。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们所说的DC/EP是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译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国际清算中心(BIS)与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两个权威国际组织联手在2018年和2019年对全球60多家中央银行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上的工作进展、研究数字货币的动机以及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
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究。
央行数字货币是经国务院批准计划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相应工作。
2019年8月21日,央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
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央行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民银行把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将推出一揽子计划,目标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央行直接发行或授权商业机构发行的数字化货币,是一种电子化、面向一定人群或者机构的现金替代品或补充品。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能消除通过现金的非法交易和洗钱活动、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和实现央行对特殊群体的直接援助。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曾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
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
8月21日,央行官微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一是发表于2018年1月的副行长范一飞谈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二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讲。
2020年4月14日晚间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据称,苏州相城区是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试点地区。 2020年4月17日晚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央行数字货币内测一事做出最新回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称,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2020年4月22日,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组织召开了法定数字人民币试点推介会,19家拟参与落地应用的试点单位参会。